代币弈工到市场所博录期矿交易风云从早
要说最近加密圈最火爆的故事,那非Ordinals莫属。那个在90万枚代币上押注并坚守至今的"远古巨鲸",如今已经坐拥5000万美元的惊人收益,简直就是现实版的点石成金。但说实话,这样的早期矿工现在已经是凤毛麟角了,在整个流通量中占比不到10%。
谁在掌控Ordinals的未来?
现在的Ordinals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个神秘的"钻石手"——分别持有71万和64万枚的大户,他们的建仓成本分别是6-10美元,至今纹丝不动。这让我想起了比特币早期的那些信仰者,在市场剧烈波动时依然能够稳坐钓鱼台。
不过最令人惊讶的是,Ordinals的主战场已经从个人钱包转移到了交易所。币安一家就掌控着38.4%的流通量,OKX也持有12.2%,再加上Gate、Bybit等二线交易所,交易所阵营已经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
最近两天的市场恐慌很有意思——超过70万枚Ordinals涌入了交易所。对比本周上涨时只有十几万的获利了结,这个反差真是太鲜明了。这让我想起那句老话:上涨培养信仰,下跌考验信仰。
神秘大户的坚守之路
让我们聚焦几个传奇人物。那个持有71万枚的大户,采用了分散建仓的策略,从5月到7月陆续买入,成本在6-8美元之间。即使在价格暴跌至3美元时,这位"铁头"也纹丝不动。现在来看,这份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
另一个持有64.4万枚的大户更令人佩服。他在5月下旬以10美元左右的成本建仓,后来价格暴跌70%以上,却依然稳如泰山。这种定力,放在传统金融市场也是难得一见。
相比之下,那些早期矿工已经大量套现。曾经排名前20的地址中有10个是矿工钱包,如今只剩下零星几个。这种高换手率恰恰说明Ordinals正在从一个"矿工币"向"交易币"转型。
交易所的"先知先觉"
最有趣的发现莫过于币安的操作轨迹。虽然Ordinals在11月7日才正式上线币安,但他们的测试钱包早在9月8日就开始试水转账了。当时价格才3美元!这个发现让我拍案叫绝——如果能提前监控交易所的钱包活动,说不定就能抓住这样的暴富机会。
从这个角度看,链上数据分析简直就是加密世界的"水晶球"。我建议每个认真做投资的朋友都要学习这个技能,说不定下一个财富密码就藏在某条看似普通的链上记录里。
Ordinals的故事还在继续,从早期矿工到交易所博弈,从信仰者坚守到恐慌者抛售,这个新兴市场正在上演着加密货币最经典的叙事。作为观察者,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清醒,在狂热中寻找真相,在恐慌中发现机会。
(责任编辑:案例)
-
每次打开加密社区的讨论群组,总能看到"空投"两个字像打了鸡血一样在屏幕上跳动。老实说,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太理解这种狂热了。想想看,动动手指交易几下就能白拿价值几千甚至上万美元的代币,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谁不心动?从Uniswap开始的造富神话记得2020年Uniswap那场轰动整个行业的空投吗?当时我身边好几个圈内朋友就因为在Uniswap上做过几笔交易,账户里突然就多了400... ...[详细]
-
今天早上打开行情软件,FIL这个老朋友又给我来了个"惊喜",短短十几分钟就从3.32美元蹦到3.392美元。看着群里欢呼雀跃的新韭菜们,我不得不给他们泼盆冷水:这种昙花一现的拉升,真不值得太过兴奋。Filecoin的前世今生记得2017年刚接触Filecoin时,它就像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Protocol Labs团队背景光鲜,胡安·贝内特这个斯坦福高材生带着他的IPFS梦想,30分钟就狂揽... ...[详细]
-
作为一名在加密世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司机,Mogu和他的Chainbase团队正在下一盘大棋。这个Web3数据基础设施项目,正试图重新定义我们与链上数据的关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加密极客"的脑洞世界。当数据遇见区块链:一场革命正在酝酿记得第一次接触区块链时,我就被它的公开透明特性震撼到了。传统互联网就像一个个数据孤岛,谷歌、Facebook这些巨头把数据当成自家后花园。而区块链完全不同——... ...[详细]
-
作为一个在加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玩家,我亲眼见证了DeFi经济模型从最初简单粗暴的"撒钱大战"到如今的精妙博弈体系。不得不说,这个进化过程充满了戏剧性和智慧闪光。早期乱象:挖矿狂欢后的满地鸡毛还记得2020年那个疯狂的夏天吗?各大DeFi协议就像撒钱的圣诞老人,只要存入资金就能获得天量代币奖励。那时候我和几个朋友每天都要讨论"挖提卖"的最优策略,像极了华尔街的交易员。但这种模式的致命伤很快就显现了... ...[详细]
-
华尔街新宠ETHZilla:为何这个以太坊财库项目让彼得·蒂尔和以太坊基金会都坐不住了
最近的加密货币市场真是热闹非凡,以太坊一路高歌猛进,眼看就要突破历史新高。在这场狂欢中,一个叫做ETHZilla的项目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家由纳斯达克上市公司180 Life Sciences转型而来的公司,在宣布以太坊财库策略后,股价就像坐上了火箭,一个月内暴涨10倍!惊人的成长速度记得8月初看到ETHZilla的新闻时,我还以为就是个普通的上市公司转型案例。没想到短短半个月内,他们就完成了4.2... ...[详细]
-
上周跟几个金融圈的朋友喝下午茶时,大家都不约而同聊到汇丰最新的动作——这事儿在业内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作为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的外资银行,汇丰这次拿下的双牌照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中国市场:外资机构的必争之地记得去年参加一场金融峰会时,麦肯锡的朋友给我看过一组数据:截至2022年底,中国居民个人金融资产已经逼近250万亿大关。这个数字让我当时就倒吸一口凉气——中国市场这块蛋糕实在太诱人了。汇丰这次拿下... ...[详细]
-
最近我在研究金融市场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机构开始对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这不禁让我想起十年前人们第一次接触比特币时的场景,那种既好奇又谨慎的态度如出一辙。利率分化催生的新机遇记得去年和一位华尔街朋友喝咖啡时,他抱怨传统金融市场和加密市场之间的收益差距越来越大。Matrixport的业务总监Benjamin Stani也印证了这一点:"美联储不断加息,... ...[详细]
-
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见过太多一夜暴富的神话,也见证过更多人血本无归的悲剧。说实话,在这个市场上赚钱不难,难的是把赚到的钱真正装进口袋。新手最容易犯的三个致命错误记得我刚入行时,天天抱着K线图研究各种技术指标,MACD、RSI、KDJ这些名词说得比自己的名字还溜。可现实却很讽刺——越是钻研技术,亏得反而越厉害。后来我才明白,那些沉迷于寻找"圣杯指标"的人,就像在赌场里研究轮盘规律的... ...[详细]
-
香港RWA平台上线:当房地产也能拆零卖,我们投资者该兴奋吗?
今天早上喝咖啡时,看到一条重磅消息——香港要搞RWA登记平台了!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司机,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事儿不简单。你可能要问,RWA是个啥?说白了就是把现实中的"大件儿"资产,比如你家附近那栋写字楼或者国债,通过区块链技术切成"小份儿"来卖。想象一下,原来要花几百万才能买的写字楼,现在100港币就能当"房东"了,是不是有点意思?RWA为什么突然火了?记得去年在港岛参加金融科技大会... ...[详细]
-
Web3创投新星Variant首期创始人计划揭晓:24个项目展现行业未来
说实话,Web3领域从来不缺新鲜事,但Variant这次玩得确实漂亮!这家在业内小有名气的早期风投基金最近公布了首批"Founder Fellowship"计划的24个入选项目,让我这个老Web3人都忍不住想为他们的眼光点赞。一个让你眼红的导师计划想象一下,400多个项目争抢24个席位,这竞争激烈程度堪比高考啊!这个为期三个月的创始人教育计划简直就是Web3创业者的"黄埔军校"。要知道Varian...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