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链闻 > 白的崛一个庭自坠落起与加密巨头F法

白的崛一个庭自坠落起与加密巨头F法

2025-10-03 02:10:46 [社区] 来源:链动财富

法庭上的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昔日风光无限的FTX创始人Sam Bankman-Fried(圈内人都叫他SBF)正面临人生中最严峻的考验。这个31岁的年轻人站在被告席上,面对七项重罪指控,其中包括欺诈、洗钱等可能让他余生都在监狱度过的罪名。

从物理系学生到加密大亨

SBF在证人席上回忆起自己的发家史时,语气出人意料地平静。谁能想到,这个曾在麻省理工啃物理课本的书呆子,后来会成为搅动全球金融市场的加密大亨?毕业后在Jane Street做交易员的经历让他掌握了套利交易的诀窍,但2017年创立Alameda Research时,他坦言自己连加密货币的基本原理都没搞明白。

"那时候我们就像住大学宿舍一样,"SBF描述着Alameda初创时的场景,"在伯克利的Airbnb里,两间卧室加一个客厅沙发就是全部家当。"谁能想到这个寒酸的起点,后来会发展成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金融帝国?

FTX的野蛮生长

谈到FTX的创立,SBF承认最初根本没多少信心。2019年他甚至考虑把交易所卖给币安,因为担心吸引不到客户。"说实话,我当时觉得成功的概率只有两成,"他耸耸肩,"但在加密世界,两成机会就值得赌一把。"

事实证明他赌对了——FTX的交易量像坐火箭一样蹿升,从最初的日均几百万美元,到2022年惊人的100-150亿美元。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失控的风险管理。

致命的管理疏漏

"是的,这是我的重大失误,"SBF在谈到风险管理时难得地露出懊悔神色,"没有专门的风控团队就像开车不系安全带。"当被问及Alameda为何能随意动用FTX客户资金时,他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老实说,我当时也没完全搞明白怎么回事。"

这种"糊涂账"式的管理最终酿成大祸。谈到Alameda享有特殊待遇时,SBF辩解道那是为了防止系统误操作导致的市场崩盘。但听审席上的投资者们明显不买账,有人甚至冷笑出声。

加密帝国的多米诺骨牌

SBF的证词里反复提到一个关键词:对冲。他声称多次要求Alameda进行风险对冲,却屡遭忽视。"如果我们当时做了20亿美元的比特币对冲,"他苦笑道,"现在可能就不会坐在这里了。"按照他的说法,这一疏忽直接导致了超过100亿美元的损失。

在谈到他与前女友Caroline Ellison的恩怨时,法庭气氛变得格外微妙。SBF坚决否认曾讨论过7种版本的资产负债表,坚称他们只审阅过一个名为"alt 7"的文件。这种说法与Ellison此前的证词大相径庭。

人设还是本性?

当检察官质疑他标志性的T恤短裤造型是精心设计的营销人设时,SBF露出了整场听证会最真诚的笑容:"拜托,我就是懒而已。忙起来连头发都懒得剪,哪有心思搞什么人设?"这个回答让旁听席响起一阵轻笑,但也让人不禁思考:这个看似随意的"技术宅"形象,是否正是他获得投资者信任的关键?

随着案件进入尾声,SBF的命运即将交由陪审团决定。无论最终判决如何,这个曾经的加密金童用亲身经历证明:在金融创新的狂飙时代,天才与骗子的界限往往只是一线之隔。

(责任编辑:头条)

推荐文章
  • 熊市淘金记:如何在寒冬中发现下一个加密货币黑马

    熊市淘金记:如何在寒冬中发现下一个加密货币黑马 说实话,现在的市场氛围确实让人心里发怵。看着K线图上那一根根下跌的蜡烛,很多投资者都选择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但你知道吗?我反而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就像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房地产市场一样,那些在别人恐惧时贪婪的人,往往能收获最丰厚的回报。熊市的价值洼地每当我看到优质项目被市场情绪拖累得价格腰斩时,都会想起巴菲特那句"别人恐惧时我贪婪"的老话。现在的加密货币市场就像是一个打折季的奢侈品店,只... ...[详细]
  • 市场周报:当美联储遇上中美博弈,我们该如何下注?

    市场周报:当美联储遇上中美博弈,我们该如何下注? 上周的市场可真够热闹的!美联储的利率决策和一系列令人失望的美国经济数据,像一记重拳打在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上。不过这两天,它们又像弹簧一样开始回弹了。但说实话,我总觉得这次的反弹透着几分勉强。宏观视角:美联储的"走钢丝"表演你看看美联储官员们最近那个纠结样,就像手里捧着个烫手山芋。一边要抑制通胀,一边又担心美元流动性恶化,这活儿可不好干啊!美国政府现在发债就像在走钢丝,既要发足够的债,又得琢磨市场... ...[详细]
  • Devconnect手记:一场加密技术革命的盛宴

    Devconnect手记:一场加密技术革命的盛宴 在伊斯坦布尔的Devconnect大会上,我有种回到硅谷车库创业时代的感觉。数百名疯狂的加密极客聚集在这里,空气中都弥漫着创新的气息。说实话,这让我想起了2017年牛市前的那种躁动,但这次不一样的是,我们有了真正的技术突破。模块化革命:像搭积木一样构建区块链记得当年我们还在争论单一区块链的局限性,现在模块化方案已经让"即插即用"成为现实。这就像从组装整台电脑进化到只需挑选最棒的显卡、CPU和内存自... ...[详细]
  • 美国对华区块链禁令:一场政治博弈下的科技冷战?

    美国对华区块链禁令:一场政治博弈下的科技冷战? 最近美国政府又搞了个大新闻,几位不太知名的议员联手提出了个"CLARITY法案",说白了就是要禁止联邦政府跟中国的区块链企业做生意。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美国政府打压华为的情形,如今这把火终于烧到了区块链领域。说实话,看到这份名单我有点想笑。Tether、Spartan Network、Conflux Network,还有开发数字人民币的红岸科技,都成了美国的"眼中钉"。特别是Tether,作为全球最... ...[详细]
  • 九月降息可能就在眼前,但市场狂欢为时尚早

    九月降息可能就在眼前,但市场狂欢为时尚早 说实话,每次看到美联储的消息都让我想起一场精彩的宫斗剧。这不,库克突然说要开会,川普那边估计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马上就到九月议息会议了,要是降息的事儿黄了,这位老兄的脸色怕是比哭还难看。美联储的权力游戏说白了,川普就是想往美联储里塞自己人,好掌握更多话语权。但问题是鲍威尔现在坐得稳稳当当的,短期内这场较量川普根本占不到便宜。市场早就看透了这点,真要有大动作也得等到明年五月之后。最近我可是观察到很有... ...[详细]
  • 解密加密货币所有权进化史:从矿工到超级用户的转型之路

    解密加密货币所有权进化史:从矿工到超级用户的转型之路 作为Variant的联合创始人,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简单却深刻的问题:如何让互联网用户真正成为平台的主人?区块链技术给了我们一把钥匙——代币化。但说实话,这条路走得并不平坦,我们在探索中踩过坑,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代币分发的三大时代变革记得2017年那会儿,我正在咖啡厅里跟一个区块链创业者聊天。他兴奋地给我看他们ICO的白皮书,信誓旦旦地说要颠覆整个行业。结果呢?几个月后项目就销声匿迹了。这让我深刻... ...[详细]
  • 疯狂的一周:比特币热潮未减,AI巨头高层地震

    疯狂的一周:比特币热潮未减,AI巨头高层地震 朋友们,加密货币市场这周简直疯了!原来以为比特币生态的热度会慢慢消退,没想到这把火越烧越旺,还蔓延到了其他公链。比特币生态持续火爆ORDI这个"老大哥"不负众望,价格一路飙升突破24美元大关。而那些可爱的"动物园"系列meme币——rats、cats们也不甘落后,纷纷登陆各大交易所。说实话,看着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图标一个接一个创新高,我都想囤几个当收藏品了。最让人兴奋的是Atomicals prot... ...[详细]
  • Kaspa:熊市中的黑马,700倍涨幅背后的秘密

    Kaspa:熊市中的黑马,700倍涨幅背后的秘密 当整个加密圈都在为比特币生态疯狂时,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例外。最近大家都在讨论铭文资产和BRC20代币,似乎这些才是致富捷径。但有意思的是,一些"老古董"般的项目反而在这个喧嚣中默默创造了惊人的回报。逆势而上的奇迹记得2021年11月那个热闹的牛市顶峰吗?大多数后来者都在熊市中惨淡收场,但Kaspa却走出了一条令人惊讶的曲线。说实话,当我看到这个默默无闻的项目居然在两年内实现70000%的涨幅时,第... ...[详细]
  • Chainlink研究报告深度解读:LINK代币真的能翻20-30倍?

    Chainlink研究报告深度解读:LINK代币真的能翻20-30倍? 最近看到M31 Ventures发布的一份95页的研究报告,作为一名在加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觉得这份报告确实提出了不少值得深思的观点。报告的核心结论相当惊人:他们认为LINK代币可能是目前加密货币市场中风险/回报比最佳的投资标的之一,未来存在20-30倍的上涨空间。说实话,这个数字确实让我倒吸一口凉气,但细细研读报告内容后,我发现其中的逻辑确实有其独到之处。为什么看好Chainlink?... ...[详细]
  • Arweave网关:打开永久互联网大门的钥匙

    Arweave网关:打开永久互联网大门的钥匙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去中心化存储发展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赞叹Arweave正在构建的Permaweb愿景。记得去年我在测试一个去中心化应用时,突然发现传统云存储的数据莫名其妙消失了,那一刻我才真正理解永久存储的价值。而Arweave网关就是这个愿景落地的重要推手。永久互联网的守护者想象一下,你在网上发布的重要文档或创作的艺术作品永远不会消失。这就是Arweave通过其超过200个全球网关网络正在实现的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