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导代终跳水躺赚质押致构扎收益时加密机结
在区块链世界摸爬滚打这些年,我算是亲眼见证了"质押挖矿"从香饽饽变成鸡肋的全过程。最近Kraken旗下Staked平台发布的数据着实让人唏嘘——作为加密圈最主流的"睡后收入"来源,权益证明(PoS)网络的年化收益率已经跌到了10.2%的历史冰点。 记得去年初不少DeFi农民还在炫耀20%+的质押收益,现在可好,连以太坊这样的头部项目都跌到了3.2%。这就像银行存款利率,从当年的"万元户"水平一路下滑到现在的"鸡肋"水准。有意思的是,越是收益下降,大户们反而越往里冲——ETH质押量居然逆势攀升到总供应量的22%,活脱脱一副"追跌杀涨"的魔幻场景。 更夸张的是执行层收益,1.3%的收益率连余额宝都不如。我认识几个矿工老哥,现在整天在群里哀嚎:"这年头连电费都快cover不住了!"究其原因,Layer2的崛起让主网交易量大减,再加上机构玩家扎堆入场,收益自然被稀释得所剩无几。 美国SEC最近的监管重拳可谓雪上加霜。先是给Kraken开了3000万美元罚单,又咬定Coinbase的质押服务属于证券发行。这让我想起去年FTX破产前还在疯狂质押1.5亿美金ETH和SOL的魔幻操作——现在看简直像最后的狂欢。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收益率持续走低,但质押对网络安全的贡献不可否认。就像我常跟新手说的:"别光盯着那几个点的收益,维护区块链长治久安才是正经事。"当然,这话现在听起来多少有点自我安慰的意味。 目前整个市场只剩Polkadot(15.1%)和Cosmos(18.9%)还能勉强维持两位数收益。但以我这些年的观察经验,这种"高息孤岛"往往持续不了多久。记得去年此时,几乎所有PoS链都能轻松给出15%+的收益,现在呢?超过7.5%都能算优质标的了。 说到底,这波收益下滑既是市场成熟的必然,也是机构大举入场的副作用。就像当年余额宝收益率从6%跌到2%的过程,当"躺赚"成为历史,或许才是行业真正走向规范的开始。以太坊的"收益寒冬"
监管大棒下的行业阵痛
最后的"高息孤岛"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这8种加密货币正在上演超车好戏!比特币被甩在身后
- 加密市场迎来关键考验:6.4亿美金BTC期权即将交割,市场风向变了?
- AMS代币:一场颠覆传统游戏的数字革命
- 加密投资新观察:这些潜力项目值得密切关注
- 区块链如何重塑传统银行业?一位金融科技观察者的深度思考
- 市场早盘V型反转:2.6万关口成多空分水岭
- 加密货币市场十字路口:比特币横盘震荡,山寨币春天何时到来?
- 加密货币行业巨震:OneCoin创始团队遭法律严惩,市场动荡再起
- 历史性突破:美国GDP数据正式迈入区块链时代
- 比特币艰难爬坡:26,500美元这道坎能跨过去吗?
- 以太坊ETF获批之路:一场监管与市场的双重博弈
- 当Lido成为以太坊的烫手山芋:去中心化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 加密市场企稳背后暗藏危机?专家深度解析当前局势
- Coinbase紧急澄清:印度市场服务不会全面停摆,违规账户才是重点
- Layer2战场风云:Arbitrum如何在激烈竞争中保持领先?
- 香港EDGE峰会:创业者不容错过的AI与Web3盛宴
- 币市观察:BTC ETH触底反弹后 本周走势将何去何从?
- 加密货币市场未来走向:这4个故事你一定要听
- V神南洋理工演讲:一个极客眼中以太坊的蜕变史
- 当美联储与我们唱反调时,加密货币为何依旧能强势崛起?
- 搜索
-